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早期的实验室内只有工作台,操作程序也非常简单。一次重要的变迁是在20世纪60年代,加利福尼亚州萨尔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率先在实验室建设领域使用设备夹层空间,鼓励科研人员参与设计适应其研究内容的场所。
我国实验室建筑工程建设相对国外起步较晚,大规模且相对完善的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工程建设主要集中在2000年左右。2003年“非典”之后,国家在实验室装修、系统工程建设、科学仪器设备采购等方面都加大了投入。在早期的建设过程中,由于经验较少且缺乏深入认知也走了一些弯路,这些问题在实验室建筑工程建设领域比较有代表性,主要集中在规划选址、功能布局、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
1.规划选址问题
早期实验室建筑的选址没有经过周密规划,在城市整体规划中未全面考量,导致与周围环境相互产生不良干扰。例如,一些实验室建筑周边建有住宅区、学校等,这样既对外部环境造成一定不良影响,同时外部环境若发生倾倒、火灾等意外也会影响实验室建筑,特别是一些生物安全防护等级较高的实验室,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危害。
2.功能布局问题
由于实验工艺复杂,涉及学科繁多,而且专业性强,在有限的设计周期内设计人员未能及时厘清各类实验复杂的工艺流程。同时,实验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的工程知识,与工程设计人员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会造成实验工艺布局不甚合理,建成使用之后容易出现问题。
3.可持续发展问题
有研究指出,实验室竣工后维持建成现状的仅占三成左右。由于科学发展迅速,实验装备更新快,大部分实验室建筑在建成后依然会持续地进行改造。早期的实验室建设往往缺少对未来改建扩建的足够重视,造成后续建设条件不充分,以致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内在需求。此外,在工程技术方面,容易忽视绿色节能的一体化设计,造成实验建筑整体能耗大,运行成本大。而且,由于过去缺乏环保意识,实验室在运行过程中对废弃物的管理不甚严格,废气废液未经有效处理就排放,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恶劣影响。
随着国家在战略层面对基础科研设施的重视,现代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得很快,但是科研行为、仪器设备的快速发展对实验室的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实验室建设呈现出灵活化、人性化、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的发展趋势。
(1)灵活化
现代科研活动快速发展的特点使得平面布置和系统工程的灵活性成了实验室建筑的特殊性。灵活化主要指使用空间的灵活以及供应系统的灵活。对于使用空间,应选择合适的模数,包括但不限于开间、进深、层高、主要设备仪器的布置、试验台的布置,以满足未来的发展空间。实验室的供应系统指的是水、电、供气、排气、信息等的供应系统。实验室在吊顶或侧墙等位置应设置灵活的供应系统,可以与实验设施进行方便的连接。同时,利用夹层、竖井等预留空间满足未来采暖、空调、通风、电气及给排水等需要。
澳企实验已完成疾控中心、医疗项目:
广州澳企实验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秉持着客户至上的原则,客户满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澳企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都离不开客户的关注、参与和支持。澳企实验将一如既往,竭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实验室建设一站式服务,并不断创新,提升自身,为医疗行业的工作发展贡献力量!